2007年6月14日 星期四

親不親﹝文﹞ 海上颶風的周邊﹝圖﹞ 30F﹝90cm x 72.5cm﹞

其一 長生不老
海上颶風的周邊現代版創世紀提到:「上帝創造動物時面相都一樣,雌雄同體,不生不滅,過着無憂無慮的生活」。所謂有生有滅是自身所造的業,就是祖先留傳下來的原罪﹝參閱劫簸篇﹞。對於「生、死」因果循環,至今,其他的動物還停留在食物鏈的階段;唯有人類有愛與恨,創造文字記載歷史,尤其在思想方面對於「解脫」有一套精闢的註解,演變為莫測高深難於理解的學問。不管如何深奧的論斷,以佛家的涅槃和基督的昇天說,最具有代表性。民間也流傳對「人生」看法別具風味。阿清伯講的故事敘述長生的痛苦,到現在還記憶猶新,不斷的思索,想理出幾種事件發展的可能性,還是矛盾百出,迄今留下無限想像的空間。事情發生於隔壁嬸婆過逝,阿南當晚夢見,天神賜給他一個願望,毫不猶疑選擇永生。神再三警告:永生不是人類能擁有,凡是得之會後悔,務必謹慎。經阿南的堅持不計較後果,相信惟有自己才能照顧家人的幸福。婚後生男育女家庭樂融融,二十年後子女長大成人可論嫁娶,各自成家立業子孫滿堂。整天含飴弄孫,阿公長、爺爺短、叫個不停,內心充滿溫馨,羨煞了世間人。長期下來,因輩份高到無法稱謂,時間刻劃在臉上的斑紋,有如活化石般,竟忘了他是誰,親人也離他而去,如此的演變是阿南始料未及。在家:沒人理會,顯得更孤單,生活乏味;外出:也得忍受眾人戲謔,小孩跟班似的當猴子耍,和當初想像有距離,才了解長生不是福。這樣人際關係,怎麼不令人傷心?套上使人感慨的臺灣諺語:「一代親,二代表,三代無了了」。阿南體會到單方面的永生,是自私的想法,因此看破世情想尋短見,但無法如願,得遵守誓言,自裁刀斷、上吊繩軟、跳水不沉,頓時雙腳跪地,向天神求饒不得其門而入。只好離開人群到遙遠寒風凜冽的北海,躲藏在磯石背後哀號,因悲傷過渡軟化身體,附在磯石表面久而久之竟然與合而為一,淚水也被浪花吞食,不斷鼓盪浪濤,發出狂嘯的聲音。事隔多年,聞風而來的造訪者在北海已不見其蹤影,只聞浪濤日夜不停隆隆作響。

其二 海的畫思
西方文明能孕育「維納斯誕生」的作品,把體內生理構造幻想成大自然景觀,囊括真、善、美等人文素養的總和,蘊含對於海洋接觸的熱絡,古代海洋探險局限於區域性,到「文藝復興」改變人類的想法,才為地球作新的詮釋,奠定創造海洋文化的巔峰。近代受工業革命的洗禮,人們為工作忙碌,沒有多餘的時間發思。藝術的欣賞也隨着時代潮流而改變,主張作品以自然、寫實的形式描繪;也有追求陽光、速度之美。頹廢也有藝術發揮的空間;對現實不滿者,轉借夢幻以超現實表達,返璞歸真的啟蒙是「另藝術」的起啟,在在強調藝術取向的自由。不管如何千奇百怪的論調,都是滿足感官上的慾望。面對多元化時代的來臨,本著自我的觀念,製作這樣海洋系列,從實景中注入濃厚的主觀色彩,既使有破綻在所難免。畫風探視浩瀚大海的包容性,由關懷海洋生態切入,以符合現代視覺的需求,直接攤在畫面上,是否能如我所望,全靠畫家的修持。
構圖 一 、構圖 二 。
林瑞明 寫於 臺中畫室 2007-06-13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