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勢使然﹝文﹞下
往事:被遺忘珍貴的口述史料
為何日治時代臺灣畫家輩出?1963年有機會請教李石樵大畫家講述當年的情況他說:「當時上野﹝藝大﹞只考一張素描,在陳澄波、廖繼春…等前輩是如此。到我時還要加考日文,是和汪精衛政府有關。」為何如此使我百思不解?陳、廖氏…前輩為1920年代錄取,李氏是1930年代考上,汪精衛則在1940年南京成立政權,當時若一再追究不難找出原由。又說:「陳、廖氏是以外國人的身份報考,到了我就要跟日本人一樣考日文。」一張素描可以測驗出藝術的天份,為何現在聯考就要那樣複雜,以科技發達的今天,不難制訂測試招考藝術人才的方法。兩造相較之下,臺灣前輩畫家能在畫壇創造一片天,追本溯源,來自於美術教育的成功,受到世界潮流美術老師石川欽一郎的鼓勵和引導。
1964年廖繼春大師透露出一項秘密:「在上野﹝藝大﹞求學的時候,上級生陳澄波在「本鄉繪畫研究所」展示暑假作畫的成果,老師不發一語便加以潤筆。他把作品帶回宿舍,臺灣同鄉的同學每人露出羨慕的眼光,一致認為這次參加帝展一定入選,因為老師岡田三郎助是帝展的審查委員。可是「澄波仙ㄟ」並不這麼認為,此作乃是老師的想法,毅然塗掉重畫。大家對此畫感到婉惜!又佩服前輩的勇氣。他要憑著自己的思維參加展覽以測試實力。」可是廖氏沒有說明是用那幅重畫的作品參展,只提起入選帝展而已。入選這一幅果然是重畫的作品,「嘉義郊外」是一幅富有本土意識色彩強烈的畫作,統治者是無法體會殖民地人民的心情。他也明白惟用自己的方法才能流露真情,可望在國際畫壇上佔有一席之地。不論如何「嘉義の町はづれ」入選第七回帝展﹝三年級生﹞,為時1926年也是轟動臺灣入選帝展西畫的第一人,使日本人另眼相看,也是臺灣人展示才華最佳典範。
嘉義の町はづれ」為嘉義市役所收藏,是現今的市政府﹝原址縣政府﹞,但已失蹤。1949年本作品還掛在縣長的會客室,有一機緣隨父親陳情時目睹奇作,當時相關人員大概還不知作者是誰?收藏其作品所犯的嚴重性,之後驚恐受到連累不知如何是好,至今作品的去向還是謎。陳氏為二二八事件的受難者,凡是擁有他的作品或有關的文件一律加罪,在「白色恐怖」時代連藝術品也不放過。
陳氏的女婿蒲氏說:「岳丈生前暫時寄放油畫二、三十餘幅在好友某位參議員處,有人提醒收藏其作品的後果,驚嚇之餘一把火將作品燒毀。」這樣的悲劇所釀成人類文化資產的損失,是用金錢無法彌補,前車之鑑值得世人警惕!
>
後記:公元1990年代,自稱大師通吃兩岸的名嘴,還以臺灣的畫作,上不了香港蘇富比拍賣市場,嘲諷臺灣畫家的能力。如今陳氏的「淡水風光」拍賣新臺幣二億餘元,創下華人畫作的天價。
圖像:水﹝sui2﹞的由來
水﹝sui2﹞和漢語的美是相同意思。從浴女圖才明瞭臺語的精妙,當水濕透全身時,也展現水的魅力,能使肌膚像玉一般的圓潤,出水時顯得格外美麗動人。看起來臺語的水﹝sui2﹞源由,不是沒有根據的。從任何角度來欣賞女人的膚色,使人陶醉在其中,水﹝sui2﹞便脫口而出。
平生熱愛游泳之餘,又能在按摩浴池中一待便把個鐘頭,除了活絡筋骨之外,盡情觀賞大好風光。水流緩急沖向的差異,呈現各色各樣淋浴的姿態,眾多的姿勢中最有女人味,要算圖中撩髮沖水的一幕。臉龐朝上水沖到胸部上端,濺出的水花往兩旁急速下落,其餘的水從乳房慢慢往下滑遍及全身。臉頰被激流的水所遮蔽,若隱若現無法看到表情,更能顯露出其他部位的美。﹝圖一﹞
右手臂為了區別沒淋到水,呈現正常皮膚的顏色。手臂從水流中間穿越,也改變水的走向因而產生前、後、中間的變化﹝圖二﹞。其他浴女,或因噴出強力水柱,水花四濺隱隱約約與水合而為一;只聽到水聲不見形影,留下一片白茫茫的畫面,不管如何形式的組合都經過水的洗禮,水﹝cui2﹞便是水﹝sui2﹞的道理所在。
林瑞明 寫於臺中畫室 2008-01-09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