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像: 南管戲劇綵排
美的原素,受創作仲介的衝擊,爆發出無限的火花,釀成綺麗的蕈雲,影響畫風甚巨。之前,畫作的色彩或造型各行其是,常以強烈的色彩迫使造型就範,使得作品較為偏頗。近來從生活中參出:作品能達到完美的地步,止於色彩的運用。色彩無論是對比或調和,都要考慮造型的負荷。任何色彩的深淺都有其歸屬,即使是細微之差的色調,也會影響量與質的變化。
對元作「南管戲劇綵排」而言:為要挽回主題的鬆散,必須做另一番的調整,營造最佳視覺的效果。元作品的章法還存有舊思維三段畫法﹝前、中、後段的空間﹞,棄掉前端拉胡琴者,空間豁然開朗。人物再做稍微移動,就能保持表演者彼此之間的引力,相互之間的結合,整理成正前方平面的統一,正是繪畫所需的要求,又能領略實際空間的感受。
刪除後畫面頓時失去平衡,為了添補殘缺的那一塊,必須對準人物元作品所塗顏色,才能符合創作的原意。解決畫面失衡後,一波又一波的難題湧現,地板留下寬廣的空間,如何配合周邊的人物,黑色的大理石所浮現形影,是最佳的仲介。影子是非物體沒有空間可言,可使表演者的肢體動作,能夠充分的伸展,影響所及能把畫面的空間擴大,並具有戲劇的效果。
南管戲劇中以「陳三、五娘」為臺灣民間所流傳,故事人人朗朗上口。畫中雖然是家庭式的綵排,演得很賣力使得旁觀者飽睹眼福。翌日,演出穿戴古戲裝時的感覺,與綵排時好像兩碼事。靈機一動,戲服改為時裝的演出多采多姿,因為古裝戲有其時代背景,一意模仿可能會喪失更多的創造,永遠無法擺脫傳統的束縛。且看,畫作雖然是綵排,穿著都非常合身,如此便不必花費昂貴的服裝。劇情可拉回到現實生活,跟觀眾結合在一起,不知要感動多少人。
技術而言:眾角色中以黑衣小七,動作較為誇張成為焦點。修改後騰出很大的空間,原因是把小七往下移動,對於四肢不全的人,才不會影響肢體的伸展,何況以背向觀眾,身體的重心更要穩住,才能看到周圍演員細膩的動作。左腳的倒影若非實地的觀察,那能看到腳底,影子實質面還是附著在黑色大理石上。以經驗來說,平坦的地板畫上反映的影子,不會影響石材的感覺,要使每一區塊間的引力得到平衡,成為處理畫面上的困難。﹝參閱「圖象背後」58頁﹞﹝圖一﹞ ?
文章:畫出一條路﹝上﹞
符號包括文字在內是一種很抽象的標幟。因人類所處的環境各異,對於符號的解讀也有所差別,因此訂定共同的標準是有必要的,文字已有一定的準繩,色彩的象徵也容易取得共識;幾何圖形也不十分離譜。可是「造型」與「色彩」兩者的結合就有千變萬化,往往超出自己的想像範圍;這樣的組合連文字作成文章,註解也會曲解本意。何況繪畫的符號語言,更不容易了解,不管形式或內容往往被人誤解。但,繪畫是多面相,被曲解是意料中的事,因此訂立標準是多此一舉,就要看個人的觀點及修養。
畫了那麼多年,研究過繪畫史上的派別,始終無法得知畫派特殊的符號是什麼?從色彩得知和型式來觀察,沒有確立的規則,從派系的中心思想略知一二。要了解西洋的繪畫,要從認識時代背景做起,繪畫的思潮與其他藝文相互影響不可能單獨存在。喜愛臨摹的畫家盲目的跟進,久而久之籠罩在派別的陰影裡渾然不知,到了要拾回自己的作風,必要經過漫長的生活體驗,否則個性會被畫派所閹割。以多年的經驗要克服困境,除了深入社會生活的習性外,從「停﹝思想﹞!看﹝讀書﹞!聽﹝見聞﹞!」也能發現自我的存在,提供獨立思考與幻想,繪畫才有方向感。
畫家要拋棄過去的形式談何容易,就像悟空頭上的金箍,受誘惑掉進圈套,解除咒語不如清除心靈的障礙。重新開始從生活面切入,用敏銳的觀察力,體驗事物的始末。思索的轉換,有時演變得難於想像的效果。就繪畫而言,首先了解藝術元素是什麼?再由元素發揮到與生活結合。有了目標之後,培養製作的衝動,抓住靈感當仁不讓,有如混沌初開,由無變為有,使之粗糙轉化為細膩。同樣畫家關心有沒有足夠的創作動力,那股能量是蘊釀創造屬於自己的作品。致於能負起多少社會的責任與影響力,歷史自有定論,那不是原作者所要擔心的,創作才有能力持之有恆。﹝待續﹞
林瑞明 寫於臺中畫室 2008/9/17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