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7月4日 星期三

從一張舊照片說起 ﹝文﹞ 大海漁撈 ﹝圖﹞ 30F ﹝72.5cm x 91cm﹞

自述:綽號 ﹝圖一﹞
大海漁撈﹝正﹞已經記不清這張舊照片的年代,以前拿出來看只關心哪位是我,如今的看法,除了辨認年代外,還要觀察所處的社會背景。在照片裏記不起當時有那麼時髦,打吊帶、戴白帽、穿皮鞋、手裡還握着球,另一隻手放在母親雙手上是那麼的溫暖,又有阿公、姑婆一起照相實在難得。當時有如此打扮定是有體面的家庭,和終戰後穿著判若兩人令人百思費解!六歲以前的我,腦海一片空白,周邊發生的人、事、物、地,該留點印象與傳言吧!可惜僅存這張舊照,再也沒有其他資料可佐證;以年齡來推敲大約是1940年左右在故鄉霧峰所攝的。

1942年舉家南遷嘉義後發生之事都記得,此時為了綽號的事困擾,有人說:「臺灣囝仔沒有綽號飼袂大」,外號是小朋友間相互取名,譬如說頭比別人大,就叫為「大頭」不會差太多,諸如此類不勝枚舉。小朋友的觀察力不可忽視,綜觀綽號是以性格或外形來決定。小時候因我的臉頰經常泛紅,便有「紅猴」的外號,若有人家叫紅猴,便知道是叫我。當初,一下子被人叫成動物很不習慣,耿耿於懷,想嚇阻對方,遇體格比較小好欺負的便揍一頓,但成效不彰,卻暗地裡被叫得更利害。年歲漸大稍微懂事,便不介意有綽號的問題,紅猴的外號自然消失了。居住在市場裏接觸三教九流的知識,開啟多元文化之窗,塑造喜歡亂「蓋」的性格。聽「講古」得來的章回小說與小朋友分享,在市場所見所聞以八卦消息來傳達眾人,又得「臭屁仙」的封號,後來省略前句演變為「仙ㄟ」,對大人或小孩滔滔不絕亂蓋一通,不管結果如何總是哈哈大笑。﹝待續﹞

圖像: 再論「海上颶風…圖」 ﹝圖二﹞

畫中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存在,那股力量來自大氣和各物的互動。且看颶風把魚尾捲起以反時鐘的方向吸走,所形成的水柱還不斷的旋轉。旋風影響所及周邊的動盪,若站在至高點:從中心到千里外的魚兒聚集一堂,把活動延伸到任何海域,便要發揮想像力,誠如渾沌學所說的蝴蝶效應;一隻在巴西蝴蝶影響東京刮大風。深海的鮪魚和隨波弄流的群魚向前游,與被氣旋打轉的魚有天壤之別。

圖像: 大海漁撈 ﹝圖三﹞

繪畫若照物理空間畫不出所以然,在有限的畫布當巧妙分割,既使物體之間比例或型與色產生矛盾、破綻,衡量畫面的得失,若是無影響大局,就讓它有吧!以一面旗幟和另一艘漁船的對應,窺豹一斑由旗幟轉換成船的整體形象,若無緣無故單獨出現一面旗幟,會令人百思不解,必須有群體的因素才能建立。這種手法「浮世畫」屢見不鮮。至於一群海鷗在上空翱翔形成環狀,佈滿畫面高低所營造的空間比實際還要緊湊。每隻海鷗注視網內外的一舉一動,只要魚浮出水面,隨時都有被掠奪的可能。實際上網內只有海水在閃動,漁群是象徵手法呈現的,串聯畫面的海鳥相互對應,隨即調整介於兩者的引力得以活絡。

林瑞明 寫於臺中畫室 2007-07-03